南昌广播电视台凯发k8国际唯一官网-凯发k8国际唯一

万千气象看江西|从一根豇豆看我省如何全链条监督?

2024-7-31  来源: 江西新闻

原标题:

一根豇豆的全链条监管

邱振宇 易团飞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陶渊明诗中农人怡然开展农事的景象,在丰城市袁渡镇河垄村重现。

▲丰城市袁渡镇河垄村豇豆种植户正在采摘豇豆 邱振宇

大暑时节,春豇豆进入收获末期。凌晨四五点,豇豆种植户铆足干劲,穿梭于豇豆大棚间,熟练地将豇豆摘下、整理、装车,送往当地农贸市场。

近年来,我省瞄准“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精准治理新目标,持续强化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精心组织,迅速行动,从组织、生产、销售三大环节,着力完善豇豆种植名录库,深入田间开展专项检查,组织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用药培训,用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底线:坚守农产品质量安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食品安全,既是“国之大者”,也是“民之关切”。

豇豆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人均消费量大,但豇豆花果同期、采摘间隔短,生产中易因农药使用不当出现残留超标的问题,成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的重点农产品。

去年6月30日,省农业农村厅召开豇豆治理工作部署会,传达全国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视频调度会议精神,提出了“抓住关键点、打好治理攻坚战”这一要求,为豇豆治理工作定调。

何为“关键点”?而“治理攻坚战”的靶心又在哪里?在此前召开的全国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视频调度会议的基础上,此次豇豆治理工作部署会提出的六大要点,环环相扣、互为推动,对豇豆治理进行了进一步部署。

要提高政治站位,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责;要摸清豇豆底数,做到心中有谱;要进行全覆盖抽检,多管结合、多措并举,做到风险可控;要加强绿色防控,做到源头减药;要进行全过程执法,做到违法必究;要进行全方位服务,做到指导到位。在对要点进行部署的同时,会议同时明确了一条“底线”——坚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破题:建立豇豆种植主体名录

豇豆农药残留如何破题?我省通过调查摸底收集种植信息,建立豇豆种植主体名录,通过抓组织环节,夯实豇豆农残治理的基础。

“去年全省豇豆种植主体2007家,面积合计6123.58亩。现有在田种植户897家,面积合计2943.22亩。”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万华介绍,由于豇豆种植面积广,我省以散户为主,为全面摸清全省所有豇豆生产环节中重要主体信息,利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开设豇豆专区,再协调所在区域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监管员、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进行精准摸底调查工作。

据介绍,此举不仅精准落实豇豆种植区域,形成豇豆种植分布“一张图”,为豇豆农残的有效治理奠定基础,还能减轻基层监管人员不足的压力,成为动态监测豇豆生产环节的重要手段。

在高安市石脑镇的“心连心”化肥农药店,玻璃柜台和立式展柜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农药,前来购买农药的顾客络绎不绝。

“购买农药,请出示身份证,方便我们记录信息。”农药店负责人周铁江介绍,对照石脑镇今年豇豆种植主体名录,建立销售农药台账,记录购买日期、品种、数量等信息,并将信息及时上报至市农业农村局,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从源头避免过量购买、施用农药。

明确责任,才能守土有责、守土负责。我省各地还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包片专家组及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领导小组,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豇豆农残集中治理。

创新:绿色种植 绿色防控

受传统栽培、防治等观念影响,豇豆种植户为减少病虫害损失,提升效益,重产量不重质量,受“见虫打虫,见病打病”错误用药观念的影响,不少种植户绿色防控意识不足,导致存在滥用农药现象。

农民出题,专家攻关。

走进丰城市袁渡镇河垄村春豇豆示范区,虽已进入采摘收尾期,但豆苗上仍挂满了青绿的豇豆,豆身细长、表面光滑。

“河垄村采用新技术种植豇豆,有效防治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和残留率,农药减施效果显著,豇豆产量有所提升。”丰城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张露说,对照示范区农户豇豆病虫害防治情况,亩化学农药使用量(折百量)平均减少30.24%,豇豆病虫害损失率降低5.24个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1142.3元。

豇豆产量和效益的提升,秘诀在于绿色种植。在丰城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指导下,该村采用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安装昆虫性信息素交配干扰释放器、种植天敌栖息植物、搭建“全包围式”防虫网等绿色防控措施,防治豇豆蓟马、斜纹夜蛾、豆荚螟等害虫,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大减少。

▲丰城市袁渡镇河垄村豇豆种植户正在整理豇豆,准备送往集贸市场 邱振宇

“种植成本更低、生态和社会效益更显著,示范区就取得实效。”张露感到特别欣慰。目前,她和团队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广豇豆种植生物防治技术。

河垄村春豇豆示范区不是个例。近年来,我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和科学植保”理念,大力推行生态调控、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全省建设豇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11个,示范面积141亩。

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我省把宣传发动、舆论造势贯穿于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截至目前,针对豇豆种植主体、农药经营主体,全省共举办培训班181期次,培训8384人次。

严管:建立溯源二维码

“嘀——”用手机一扫每束豇豆上的二维码,便会显示豇豆种植主体、凯发k8国际唯一的联系方式、产地、检测参数等信息。

7月2日,在高安市上湖乡赤星村豇豆种植基地内,10多名工人穿梭于豇豆大棚间,将采摘好的豇豆打包成捆,并贴上可溯源的二维码标识。该基地标准化种植的豇豆全部带“身份证”新鲜上市,用手机一扫每束豇豆上面的二维码,就可溯源求证。

“要想了解你所买的豇豆是否安全,只要扫一下每束豇豆上的二维码就行。”高安市众合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王仁华说,贴上二维码的豇豆必须承诺常规农残不超标、不使用禁限用农药和非法添加物等,方便消费者放心选购。

这个溯源二维码从何而来?为何如此重要?

“这是我省严抓豇豆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四必链两鼓励一查询’开具模式。每次豇豆采摘上市前,安监员检测合格后才向种植户发放承诺达标合格证,没有合格证豇豆就无法进入市场,对于农户和采购商来说都是一种外在约束。”万华介绍,使用追溯标签二维码方式,将源头生产主体及相关环节主体责任关联起来,形成源头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督促各环节主体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有效解决了豇豆质量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我省把严格执法监管作为豇豆治理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分级监测、分区抽检、分类检测的方式,加大对豇豆抽检的数量和频次,加强巡查巡检。针对监测中豇豆禁限用农药检出和常规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聚焦收购环节,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强化检打联动、行刑衔接,该移送的一律移送,该销毁的坚决销毁。据统计,去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4400余人次,检查生产企业、合作社等1400余家,抽检农药产品512个,立案查处涉豇豆案件5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省从豇豆生产到农药经营,再到豇豆销售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网站地图